2015年,不仅是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大会后的首个实施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三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多种因素的叠加,让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越发引人注目。在这一年中,我市实行严格的林地用途管制和差别化管理制度,落实4505万亩公益林管护,开展环保五大行动,生态保护成效显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完成营造林329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以及石漠化治理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生态修复加快提速;森林旅游、环保设备制造等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市正沿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生态文明之路阔步向前。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渐显缙云山、梁平百里竹海、江津四面山、南川山王坪、武隆仙女山在2015中国森林旅游节上,首批37个中国森林氧吧揭晓。让任何人没想到的是,原本不算生态资源大省的重庆,会异军突起独占五席。
这无疑成为近年来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渐显的最好注脚。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为引领,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促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使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交出了一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满意答卷。今年2月,经过多年的专项野外调查,我市正式公布《重庆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根据植物种群数量、分布范围、灭绝风险和科研、经济等因素,将包括崖柏、金佛山兰等在内的46个物种纳入其中。
未来,这46个植物物种,将受到法律保护。虽然仅仅是一个名录,但其背后的含义却十分深刻,它体现出的是我市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遗余力。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的一年,我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是越来越大,全市共有4505万亩公益林被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落实管护人员1.5万人,投入7.6亿元对其进行保护。
共有4530万亩森林,被纳入森林保险范畴。我市还进一步优化国家级和市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空间规划和布局,逐步形成了系统性、网络化的生态空间格局。截至2015年11月,全市林业系统建有自然保护区53个,面积达1183万亩,占全市幅员面积的9.58%。全市市级以上森林公园达到88处(国家森林公园26个),面积279万亩;市级以上湿地公园24个(国家湿地公园18个),使重点、敏感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同时,我市逐步推进林地、森林、湿地保护红线的一张图管理,制定林地用途管制和差别化管理制度,并加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一年以来,共查处违法违规占用林地809宗,挽回各类经济损失600余万元。森林火灾数量、过火面积和受害森林面积分别减少90%、85%、98%,未发生大面积灾害性森林病虫害。
关停并转污染企业打造优美生活环境在推动大生态保护的同时,我市也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环保行动,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一年里,全市61个城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同比上升3%;关闭了重庆发电厂等一批大气污染重点企业,关停13家烧结砖瓦窑;淘汰黄标车16967辆;新建成14座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实施流域污染整治项目1300余个,打捞漂浮垃圾11万吨,清理消落区垃圾7.5万吨;累计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59座、乡镇(含撤乡场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09座、集中式垃圾处理场61座;完成27个工业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源限期治理;累计创建市级安静居住小区317个,环境噪声达标区1211平方公里,主城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92.8%。同时,我市还完成庆铃集团公司等46台累计190余蒸吨/小时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完成56个湖库工程整治工作,基本完成35个水污染地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累计清理整治保护区内污染源3000余个,治理修复污染土壤4.7万立方米,提供净地85.8万平方米。
全年完成900个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完成378家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或搬迁,112万头生猪饲养污染治理设施工程整改,组织实施了34个大中型沼气工程。这些项目和工作的快速推进,都为我市打造优美生活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生态修复加快提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秀山县梅江镇兴隆坳村,依托我市的石漠化治理工程,原本乱石成堆的坡地上,如今,已栽种上了成片的皂荚树,虽然还未成林,但存活下来的皂荚树,已开始发挥固土蓄水的功效。
昔日一遇到下大雨,就泥水横流的景象,如今已是一去不复返。这仅仅是我市大力实施生态修复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市依托各类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生态修复治理不断提速,不少地方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根本性的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5%。其中,以荒山造林、通道绿化和城区绿化等为重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共累计完成营造林任务147.47万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40.7万亩;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47.33万亩;启动10个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及重要支流植被恢复项目,建设规模38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区县增加到17个,完成建设任务20.6万亩;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全面实施,完成造林34.9万亩。
同时,中央财政森林抚育项目完成森林抚育65.5万亩。在此基础上,我市还编制完成《全市退化防护林改造规划》(20162025年)、《全市森林经营工程规划》(20152020年),开展集体林和1000亩以上林业经营大户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试点;启动20万亩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基地建设;继续开展林业碳汇监测和森林认证,启动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工作,开展市级绿色新村建设试点,研究古树名木保护补偿机制。
环保产业迈上新台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共赢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我市传统的油茶种植大县,现有10万余亩野生油茶林,占全市野生油茶种植总量的46%以上。但在该县可大乡吴家村4组村民吴清文的记忆里,以前很多茶树都被砍来做柴烧。原因就在于野生油茶产量低。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酉阳县按每亩补助300元的标准对野生油茶低产林进行抚育改造,以每亩补助800元鼓励新造油茶林基地。
同时,开展系列良种油茶引种试验和林粮、林药套种试验等,并加快油茶产业链条的打造。通过多年的努力,仅在2015年,酉阳全县年加工茶籽能力达7820吨,油茶成品油销售额突破了2000万元。
过去的一年,为助推林农增收致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我市大力实施生态富民行动,不断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各地特色效益林业的发展。今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市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农委联合印发了《重庆市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市林业局编制了《重庆林业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重庆市域森林公园发展规划(2015-2030)》等林业产业发展指导性文件,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和区县资源优势,加快了木本油料、森林旅游、木竹加工、中药材、花卉苗木等重点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大对林业特色产业投入,落实3000万元特色效益林业产业发展资金,重点扶持渝东南、渝东北地区林业特色产业项目,落实5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100家森林人家发展,落实3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林业专业合作社能力建设。
还首次开展市级财政林业贷款贴息工作。建立了1000万元的林业贷款贴息资金,对发展林业一、二、三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贷款贴息。目前,全市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达到300万亩,发展林下种植109万户,产值近50亿元;发展林下养殖122万户,产值35亿多元。
已培育林业龙头企业100家,其中国家重点林业龙头企业两家,主要从事林业种植、养殖和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开发等;建成林业专业合作社1315个,经营面积228万亩、家庭林场67家、林业大户9.8万户、森林人家近300家,使数十万林农受益。2015年,全市森林旅游人数达到6400万人次,森林公园旅游收入达到98亿元,同比增长10.3%和15.2%除了林业产业外,我市环保产业也发展迅猛。2015年,我市完成了《国内外环保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我市环保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专题研究,相继建设了万州、大渡口、大足、荣昌、垫江等特色环保产业园,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1-11月生态建设数据统计植树绿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全年共完成营造林329万亩,退耕还林40.7万亩,石漠化治理20.6万亩。生态保护全市林业系统建有自然保护区53个,占全市幅员面积的9.58%,市级以上森林公园达到88处、湿地公园24个。
森林旅游全市森林旅游人数达到6400万人次,森林公园旅游收入达到98亿元,同比增长10.3%和15.2%。宜居工程全市61个城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同比上升3%;全年完成900个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完成378家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或搬迁;累计创建市级安静居住小区317个,环境噪声达标区1211平方公里,主城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92.8%。(记者王翔陈维灯)。
本文来源:云开·kaiyun官方网站-www.e-boss.net